当前位置:温州苍南佛教公益网站 >> 苍南慈光 >> 慈济简介

慈济四大志业 八大法印

发布时间:2009/7/25 来源:慈济基金会 字体:[ ] 浏览次数:3445
慈济首次举办冬令救济,受惠的照顾户有四十多户,二百余人,于发放后一起合影。

 慈济首次举办冬令救济,受惠的照顾户有四十多户,二百余人,于发放后一起合影。

慈善志业 - 「教富济贫、济贫教富」
从弱势家庭济助到心灵关怀,包含长期扶困、急难救助、居家关怀及海外慈善。慈济重视的不只是救济、援助的成效,更在乎启发人性善的良能-「教富济贫」,是富者因施而乐,学习付出爱心济助贫困,找到生命的意义;「济贫教富」,启发贫困者富有爱的心怀,走出生命的幽谷,让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尽一己之力,且能在付出中自我成长。


医疗志业 - 「以人为本,以病为师」

于慈善工作中发现,因病而贫,初始设义诊所为贫困者义诊,进而创立医院。目前于台湾设立六家综合医院,同步推动「医疗志工」制度,配合医护团队,做到全程、全人、全家、全队之「四全」照顾,达到「身、心、灵」统合疗护目标。慈济以生命平等的理念,不收医疗保证金,让贫者免费就医,并且成立国际慈济人医会,为偏远及医疗资源缺乏者义诊,也为海外贫病民众进行大型跨国义诊。



慈济大学,大体解剖及大体模拟手术,开启了「感恩、尊重、爱」的医疗人文,也启动了国际学习交流平台,为全球医学教育的养成开启新页。相片:模拟医学中心提供

教育志业 - 「教之以德,育之以礼」

自1989年慈济护专创校开学,至2000年7月,完成了幼儿园、小学、中学、大学、研究所之全程、全面、全人的「完全化教育」,并于海内外设立幼儿园、小学、中学,开展社会教育推广,落实活到老,学到老的社会教育。共同理想和目标,是以「慈悲喜舍」为校训,以「尊重生命、肯定人性」为宗旨;以「品德教育、生活教育、全人教育」为目标,不仅重视专业教育,更重视启发人的「良能」。希望在此人生价值观模糊不清的纷乱时代,塑造教育典范。


人文志业 - 「人品典范,文史流芳」

慈济人文志业,融合中华文化,肩负「为心灵净化作活水、为祥和社会作砥柱、为闻声救苦作耳目、为癫狂慌乱作正念」的使命,为时代作见证,为人类写历史,创造爱与善的循环。出版杂志、书籍、广播、电视、因特网,以阐扬人性真善美为依归,担负「报真导正」之责任,彰显人与人之间关怀互助的大爱情操,借着有形的志业来净化无形的心灵空间,进而提升社会的祥和美好。


海外赈灾 - 「大爱地球村,真情肤苦难」

自1991年援助孟加拉国水患,揭开国际赈灾的序幕,迄今援助六十九个国家。依循「直接、重点、尊重、务实、感恩、及时」等原则,对于受灾国家,除了提供粮食、衣被、榖种、药品的紧急援助外,还援建房屋、协助开发水源、提供义诊;关怀项目尽管有别,「尊重生命」的理念却是始终如一。


骨髓捐赠 - 「捐髓救人,无损己身」

基于「尊重生命」的理念,为全球的血液疾病患者,争取生存的权利,海内外慈济人响应证严上人的号召,于1993年成立「慈济基金会骨髓捐赠资料中心」,2002年改制为「慈济骨髓干细胞中心」,以脐带血、外围血干细胞移植。希望为人类医疗带来新的展望。在慈济志工全力倡导及热烈参与下,许多社会善心民众加入骨髓捐赠验血行列。每一对案例都是慈济志工由一路劝髓、捐髓、陪髓、抽髓、取髓,程程髓缘显示台湾的爱心密度之高,这些具备大爱胸怀的捐赠者,带着坚定的勇气与毅力,成就这一番生命交融的美丽相遇。


环境保护 - 「用鼓掌的双手做环保,让垃圾变黄金,黄金变爱心」

1990年证严上人呼吁垃圾减量、资源回收。环保志工,不分年龄、阶层、背景,人人视街头为修行道场,不畏脏乱、不辞辛劳,低头弯腰,为地球环境而无私付出。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,是责任也是使命。从大地环保到心灵环保,慈济倡导健康饮食,多吃蔬果,少荤食,力行「简约」生活,减少「碳足迹」,提升道德观念,将环保意识落实日常生活中,常存对大地的疼惜之心,减缓地球暖化的危机。


小区志工 - 「里仁为美、守望相助」

慈济志工在小区敦亲睦邻,实践儒家「里仁为美」的理想,使小区为人人安居、具有仁风之所,建立起各小区间互相联谊救援的网络,为周遭孤苦无依的人给予细心的照顾、在急难来临时透过相互帮助,启发人人心中的善念,让社会处处充满温暖。
 

责任编辑:本站综合
1.凡未标注为本站原创的文章,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2.若您发现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会尽快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