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温州苍南佛教公益网站 >> 玉苍禅韵 >> 入门手册
  • [佛学入门简要] 中级课题 (三十七) 四弘誓愿
  • 发布时间:2013/5/27
  • (三十七) 四弘誓愿 菩萨初发心修学佛法,以发愿为成佛根本。愿有通别之分;通愿就是四弘誓愿,是每一位学佛者都应发的。别愿如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等,是学佛者个别而发的。愿是凡夫趋向佛果之动力,若没有愿,所修一切皆不能圆满成就。所以...
  • [佛学入门简要] 中级课题 (三十八) 四大五蕴
  • 发布时间:2013/5/25
  • (三十八) 四大五蕴 四大即地、水、火、风。地性坚硬,水性潮湿,火性温暧,风性流动。世间一切的构成都具有此四大,如我们身体的骨节爪齿,是属地大;汗液唾涕,脓血便溺,是属水大;热度温暧,是属火大;呼吸气息,是属风大。山河大地,...
  • [佛学入门简要] 中级课题 (三十九) 十八界
  • 发布时间:2013/5/25
  • (三十九) 十八界 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、名为六根;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,名为六尘;眼识、耳识、鼻识、舌识、身识、意识,名为六识。合此六根、六尘、六识,叫做十八界。 「根」是能生义。识依根而生,有了别作用,故六根缘六尘而...
  • [佛学入门简要] 中级课题 (四十) 五浊恶世
  • 发布时间:2013/5/23
  • (四十) 五浊恶世 我们所居的娑婆世界 (1),佛经称为五浊恶世。所谓五浊即是劫浊 KALPA(2)、见浊、烦恼浊、众生浊和命浊。观处可知,其浊恶的程度,是如何之深重了。 一、劫浊 ─ ─ 劫本是时间之名,时间原无所谓清浊,而造成「浊」的...
  • [佛学入门简要] 中级课题 (四十一) 心意识的研究
  • 发布时间:2013/5/21
  • (四十一) 心意识的研究 俱舍论说:「集起为心,思量为意,了别为识」。心意识是有情精神的主体,但在有情心里的作用差别上,就分为心、意、识三个名词来说明。 「心」的梵语是「质多」CITTA,义为集起,就是积集种种善业与不善业的种子...
  • [佛学入门简要] 中级课题 (四十二) 佛教中心教理(三法印)
  • 发布时间:2013/5/19
  •  (四十二) 佛教中心教理(三法印) 佛教中心教理,即三法印。佛为钝根的小乘人,多说三法印,因机宜的不同,故有浅深略广的说法。 所谓「印」即「印定」义。佛法真理,可以依「三法印」印定;凡是合于此法印的,即可以判断是佛法了。现将...
  • [佛学入门简要] 中级课题 (四十三) 佛经的四次结集
  • 发布时间:2013/5/17
  • (四十三) 佛经的四次结集 佛灭后,诸弟子为恐异说异见,渗入佛法,也为恐三藏教义,日久散失,乃有结集之举。其仪式略如今时之会议,先聚集众比丘,组织一会,会中选出一人主持,述佛所说,大众无异议,即算是全体通过 , 公认为与当时佛...
  • [佛学入门简要](四十四) 印度佛法的传播
  • 发布时间:2013/5/15
  • (四十四) 印度佛法的传播 佛灭度后,印度佛法的传播,可以作为三期来观察,每一期为时约五百年,过此一千五百年后,佛教在印度也就衰微了。 第一期称小行大隐时期 佛灭后,除上座与大众二部,在窟内窟外,各结集小乘三藏外,文殊,弥勒...
  • [佛学入门简要]附录 (一)盂兰盆真义
  • 发布时间:2013/5/13
  • [佛学入门简要]  附录  (一)盂兰盆真义 在农历七月里,华人聚居的地区,到处举行「盂兰胜会」。盂兰胜会本是佛教的孝亲节,通常在农历七月十五日举行,称为「盂兰盆(1)法会」。这法会是根据「佛说盂兰盆经」的指示而举行的。经中...
  • [佛学入门简要]附录 (二) 佛学常识问答初级组比赛题
  • 发布时间:2013/5/11
  • 附录  (二) 佛学常识问答初级组比赛题 佛降生于公元前几年?(降生于公元前六二三年) 悉达多太子的父母叫什么名字?(父名净饭、母是摩耶夫人。) 太子几岁出家?(二十九岁出家。) 频婆娑罗王要赠送什么给出家的太子?(赠送半个国土...
  • [佛学入门简要]附录(三) 佛学常识问答高级组比赛题
  • 发布时间:2013/5/9
  • 附录(三) 佛学常识问答高级组比赛题 释迦牟尼佛是那一个国家的王子?(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) 世界上有佛教是在什么时候开始?(在公元前五八八年佛成道日开始) 佛成道时身上放出六种颜色的光,是那六种?(蓝,黄,红,白,橙...
  • [佛学入门简要] 附录(四) 选择题
  • 发布时间:2013/5/6
  • 附录(四)  选择题 1. 释迦牟尼佛降生于公元前_年  (A)五四三  (B)五九四   (C)五八八  (D)六二三 2. 世界公认的佛陀日是阳历_。   (A)四月十五日   (B)四月八日 &nbs...
  • 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十课 学佛与做人
  • 发布时间:2013/5/3
  • 第十课 学佛与做人 〈信佛〉,应该叫做〈学佛〉。这是说 :我们对释迦佛,不但是信仰崇拜 ,而且要以他为模范,跟着去学习,希望自己将来也得成佛。 释迦佛在世时,能够忍受剧烈的苦痛,去追求真理;能够牺牲私己的尊荣与快乐,去做救...
  • 佛学启蒙 单元二 佛理 第九课 皈依三宝
  • 发布时间:2013/4/24
  • 第九课 皈依三宝 佛是先知先觉,开创佛教的〈教主〉;佛所觉悟而说出来的真理——法,是佛教的〈教义〉;僧是专为继承佛陀,去推动佛教传布教义 的〈教团〉这‘佛’、‘法’、‘僧’,就是佛...
  • 佛学启蒙 单元一 佛史 第八课 佛陀进入涅槃
  • 发布时间:2013/4/17
  • 第八课 佛陀进入涅槃 佛陀自从成道后,就席不暇暧地四处弘扬正法,足迹踏遍恒河两岸。直到八十岁那年,从摩竭陀国到毗舍离,身体染了疾病,自知将在三个月内涅槃。又渐渐向前走,途中经过波婆村,接受金匠淳陀的最后供养,病势加重,于...
  • 佛学启蒙 单元一 佛史 第七课 宏法利生的事业(二)
  • 发布时间:2013/4/12
  • 第七课 宏法利生的事业(二) 须达多长者皈依佛陀,在乔萨罗国舍卫城建筑祗园精舍,供养佛陀。这寺院的规模比竹林精舍更宏大。是佛佛陀在北方说法的根据地。 乔萨罗国的波斯匿王和王后末利夫人,也皈依佛陀,成为忠诚护法的佛教徒。 佛...
  • 佛学启蒙 单元一 佛史 第六课 宏法利生的事业(一)
  • 发布时间:2013/4/2
  • 第六课 宏法利生的事业(一) 佛陀成道后,便准备他应做的事情,他要以伟大的慈悲心和深邃的智慧,宣扬真理,帮助众生离苦得乐。 于是他离开菩提迦耶,到波罗奈国的鹿野苑去教化乔陈如五位从前随他修行的青年。他们闻佛说四圣谛法得道后...
  • 佛学启蒙 单元一 佛史 第五课 太子成道
  • 发布时间:2013/3/28
  • 第五课 太子成道 太子自己一个人,渡过尼连禅河,走到迦耶山附近的菩提迦耶。牧童苏谛耶在一棵菩提树下,用草铺了一个座位,太子即在草座上静坐,他发出坚强的誓 愿:“我不成正觉 ,誓不起此座。” 太子集中意志,抛开一...
  • 佛学启蒙 单元一 佛史 第四课 修道
  • 发布时间:2013/3/21
  • 第四课 修道 当净饭王看见车匿回来,悲痛万分,立刻派遣大臣去追太子回来。但太子出家的意志非常坚决,对来追的大臣说 :“我如果不觉悟真理成佛度众生,誓不回宫。” 国王无法,只好选了亲族中的五个青年,去跟随太子修行。 ...
  • 佛学启蒙 单元一 佛史 第三课 出家
  • 发布时间:2013/3/15
  •  第三课 出家 悉达多虽然是个王子,但他看见当时印度四阶级的不平等待遇,很不满意。他常想:“首陀罗为什么做奴隶?难道他们不是人吗?要如何才能使他们过着平等自由的生活? 在耕种节时,净饭王带太子去参观盛典。当众 人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