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温州苍南佛教公益网站 >> 玉苍禅韵 >> 入门手册
  • 一般信众皈依的心态有十二种
  • 发布时间:2014/5/27
  • 一般信众皈依的心态有十二种 综合时下一般信众皈依佛教的心态,约略可分为十二种: 1.有一种人确实是为了追求佛法、真理而皈依。这种人因为皈依心态正确,就会在求法的求知欲的引领下,对法的认识和学习进步最快,成就也最大。我们看,...
  • 初皈依人的省思
  • 发布时间:2014/5/20
  • 初皈依人的省思 刚学佛的人,首先要了解的,是皈依时候的观念问题,是否正确,学佛的第一步观念问题,如果正确,就可以少走很多冤枉路。 我是在民国六十五年皈依,那个时候的皈依观念并不正确,一直到七、八年前,亲近具有正确的皈依观...
  • 初皈依人常有的现象
  • 发布时间:2014/5/13
  • 初皈依人常有的现象 初皈依人常有的现象 我们都知道,信佛、学佛最重要、最根本的基础问题,就是要正确认识皈依佛、法、僧三宝的意义与目的,才能在正确皈依三宝的洗礼下,顺利的往学佛的道路前进。 其刚皈依时候的「引证师」,就是我...
  • 佛法概要·结束语
  • 发布时间:2014/5/6
  •   结  束  语 本书以浅显的语言来淡一淡我对佛教的一些体会。真是大海一滴、虚空一尘。正如先师圆瑛大师遗著《楞严经讲义》的自序后面说“聊籍管窥之见,而论性天,但凭蠡测之才,而探义海”。因此本篇《佛法概要...
  • 大好山
  • 发布时间:2014/5/5
  • 大好山      某僧问兴善惟宽禅师:「如何是道?」惟宽说:「大好山。」僧云:「我问的是道,你为什么说好山?」惟宽答:「你只知道好山,哪里达得了道?」      僧人去见惟宽禅师,问他:「如何是道?」希望从他那儿得到一点...
  • 佛法概要·第九章 佛教各宗概况
  • 发布时间:2014/4/29
  • 第九章 佛教各宗概况    佛教传入我国,先后形成十宗,流传在不同的朝代和地区。十宗有俱舍、成实、三论、天台、华严、法相、律、净土、禅、密等宗。本书对禅、净土、律三宗已有专章叙述,这里不谈。其它七宗概况,现分述如下:  ...
  • 佛法概要·第八章 律宗初探
  • 发布时间:2014/4/22
  • 第八章 律宗初探    第一节 序言    如来成道记说:“净法界事,本无出没,大悲愿力,示现受生”。我佛释迦牟尼、他亲证了法事、本来是没有生、没有灭。可是为了大悲心切,度生愿深,因此于无生中示现有生,于无灭中...
  • 不知最亲切
  • 发布时间:2014/4/21
  • 不知最亲切      法眼文益禅师参访罗汉桂琛禅师,罗汉问他将往何处去?法眼答:「迤逦行脚去。」罗汉又问:「行脚要做什么?」法眼说:「不知道。」罗汉说:「不知最亲切。」法眼豁然开悟。      一般人读万卷书、行万里路以...
  • 佛法概要·第七章 净土法门在中国的流传
  • 发布时间:2014/4/15
  • 第七章 净土法门在中国的流传    第一节 净土法门所依的经论    净土法门,是佛教最容易使人接受和信仰的一个宗派。它方便易行,所以导致人们欢喜修学、信受奉行。流传最广、影响最大、真是“是男是女总堪修,若智若愚皆有...
  • 佛法概要·第六章 禅宗史话
  • 发布时间:2014/4/8
  • 第六章 禅宗史话    第一节 禅宗的起源及其在印度的流传    禅学是佛教根本教义的一个中心论点,它是佛说一切教法之中的一大总相法门。这正是《华严经》所说的,无不从此法界流,无不还归此法界。在开悟的人看起来,所谓头头是...
  • 佛法概要·第五章 佛灭后印度佛教和东传中国
  • 发布时间:2014/4/1
  • 第五章 佛灭后印度佛教和东传中国    第一节 三藏圣典的结集    (一)第一次结集    结集二字包含有编辑的意思:而古来翻译法师使用“结集”的词语,是指大家聚集在一起会诵佛说过的遗教,在二千五百多年以前的古...
  • 佛法概要·第四章 五大菩萨
  • 发布时间:2014/3/24
  • 第四章 五大菩萨    第一节 弥勒菩萨    (一)弥勒的事迹    弥勒,全译梅达丽(maitreya),又译为慈。弥勒是姓,名阿逸多,义译无能胜。公元前六世纪人,与释迦牟尼同时。生于印度波罗奈国劫波利村,波婆利大婆罗门家。他生...
  • 佛法概要·第三章 常随佛学十大弟子
  • 发布时间:2014/3/17
  • 第三章 常随佛学十大弟子    第一节 舍利弗尊者    (一)八岁走上论师宝座    舍利弗译为身子,其母身形好,身子所生,故名。又译鶖子,母眼明净,如鶖鹭眼。生于摩竭陀国王舍城郊区迦罗臂拿迦村。父名婆陀罗,是婆罗门教中...
  • 佛法概要·第二章 佛陀教导的修证法门
  • 发布时间:2014/3/10
  • 第二章 佛陀教导的修证法门    释迦牟尼佛一生说的教法,总的说来是说阿罗汉、辟支佛、大乘权教菩萨、实教菩萨实践的四谛、十二因缘、六度、四摄法、三心、四愿各种法门。现在介绍如下:    第一节 声闻行果 四谛法门    ...
  • 佛法概要·第一章 释迦牟尼佛的一生
  • 发布时间:2014/3/3
  • 第一章 释迦牟尼佛的一生    第一节 释迦牟尼佛名号的由来   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,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,为我国广大佛教徒信仰和尊崇。    佛教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”的教义,对净化人间,解除人们的烦恼和痛苦...
  • 佛法概要·前言
  • 发布时间:2014/2/26
  • 前言    “日月如梭,光阴似箭”,一刹那间,我已七十五岁了。回顾六十多年来的出家生活,遵照先师圆瑛大师的教导,对自己要求:严净毗尼,如法修行,研习经论,弘法利生,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求福求慧,求生净土,无有疲...
  • [基本佛法] 基本佛法 10 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
  • 发布时间:2014/2/19
  •   基本佛法 10 法增比丘(Bhikkhu Dhammavaro) 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 诸恶莫作(Varitta Sila)是戒行的修习,避免作坏的事。 众善奉行(Caritta Sila)是道德的修习,修习善的事。 这两者合起来,就是戒的修习。 避免作坏的事有五戒...
  • [基本佛法] 基本佛法 9 三十种波罗蜜
  • 发布时间:2014/2/12
  • 基本佛法 9 三十种波罗蜜 法增比丘(Bhikkhu Dhammavaro) 第一:普通布施波罗蜜,中级布施波罗蜜,上级布施波罗蜜。 第二:普通持戒波罗蜜,中级持戒波罗蜜,上级持戒波罗蜜。 第三:普通出离波罗蜜,中级出离波罗蜜,上级出离波...
  • [基本佛法] 基本佛法 8 听闻佛法的八难
  • 发布时间:2014/2/5
  • 基本佛法 8 听闻佛法的八难 法增比丘(Bhikkhu Dhammavaro) 要能听闻佛法,我们必须克服八种障碍,八难或八非时(Akkhana),那就是不要: (1)生于地狱中; (2)生于饿鬼中; (3)生于畜生中; (4)生于长寿天;(无想梵天,无色界天)...
  • [基本佛法] 基本佛法 7 二善趣
  • 发布时间:2014/1/29
  •   基本佛法 7 二善趣 法增比丘(Bhikkhu Dhammavaro) 二善趣也是在三十一界里。三十一界统摄于三界: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。这三十一界是:四恶趣,二善趣(人,六欲天),初禅天有梵众、梵辅、大梵天,二禅天有少光、无量光、光音天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