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温州苍南佛教公益网站 >> 苍南慈光 >> 竹筒岁月

竹筒歲月‧募心募愛

发布时间:2011/4/16 来源:慈济 字体:[ ] 浏览次数:2292
四十五年前,上人建立克难慈济功德会时,为了累聚教富济贫善款,要委员们一人一天投下五毛钱,在竹筒里,是要让大家每天都发一念,救人的善心,这是自救,也是造福,上人意不在收钱,主要是在募心,佛经上记载,世间若善少恶多,天下就会多灾难,世间若是善多恶少,即使有恶业也会转祸为福,所以,上人主要是在募心而不是募款,希望赶快凝聚大家的善心,方能趋吉避难。

 

证严上人,衲履足迹:竹筒歲月‧募心募愛

四十五年前,上人建立克难慈济功德会时,为了累聚教富济贫善款,要委员们一人一天投下五毛钱,在竹筒里,是要让大家每天都发一念,救人的善心,这是自救,也是造福,上人意不在收钱,主要是在募心,佛经上记载,世间若善少恶多,天下就会多灾难,世间若是善多恶少,即使有恶业也会转祸为福,所以,上人主要是在募心而不是募款,希望赶快凝聚大家的善心,方能趋吉避难。

 
眼见天下四大不调的灾祸,愈益频繁,上人总是有着来不及的担忧,上人说之所以不断地呼吁,人间菩萨多招生,是因为一切的灾难来自于人祸,唯有净化人心才能消弭灾难,时间过得真快,我们要天天感恩,同时分分秒秒都要感恩,感恩过去的让我们平安,佛陀两千多年前的说法,他一直要提醒众生,人人要提高警觉,人生无常、国土危脆,这都是佛陀在八大人觉经里面,所说的话,同时每一部经典,无不都是向我们提醒,我们要时时有警觉,要我们时刻要及时反省,这都是千经万论,同样都是这样的道理,但是我们凡夫真可悲,总是不觉又不知,懵懵懂懂的,不断的为了生活而颠倒人生,造业真多,一个欲念,它能惹来多少天下大灾难,不要以为小善而不为,也不畏小恶而为之,可要知道小善,人人起一念善心,付出一点点的力量,它可以聚沙成塔,它可以点滴之水可成河,我们不能轻视小善,就是点滴的小善我们也要做。
 
上人说人生无常、国土危脆,生命随着时日消逝,凡夫总是不察不觉,懵懂过日,我们自当反省警惕,把握当下恒持剎那,用心行菩萨道,莫被外境诱惑,受欲念缠缚而难以脱逃,我们应该都是要用虔诚的心情,来对时间感恩,更需要用要尊重的心,来面对着人与人之间,同样也要以最尊敬的爱,来对待、感恩、尊重整个空间,我们要时时用感恩心,短时间感恩,长时间更要感恩,我感恩四十五年过来,第一年那时候,那就是克难慈济功德会,是什么在克难,财克难、人克难、事克难,不管是人、事、物,都是在克难中,什么都没有,想要做慈善的工作,有人说某某人真的是异想天开,很自不量力,若是很关心我的人,就会当面跟我说,某某人你考虑好,你可做吗?我就会问说为什么不可,就跟我说善门难开,我们要自己很量力,我们若不量力,你这个善门一开,你就不关上了,我就跟他说,我说善门一旦开启,我永远就不会关上,他就说了,这是一个很冒险,要让人救济的人实在太多了。
 
上人说慈济第一年,是克难慈济功德会,所谓克难,是财克难、人克难、事克难,慈济功德会在人、事、物,皆克难的情况下成立,慈济克难功德会成立之初,曾有人批评,上人是异想天开,自不量力,面对善恶意的批评,上人坚定心志说,善门一旦开启就永远不会关上,如今慈济在克难中,悠悠走过了四十五年,四十年前,美国的面粉救济,还有的时代,所以可见那时候我们的台湾,实在是真的需要别人帮助很多,就是因为这样,我才感觉到为什么不自助呢?我希望,能够帮助人的人不影响自己,这样才是真正帮助人的人,我们若帮助人,影响到自己,就不是真的帮助人,所以我就要求她们,一天五毛钱,而且是节省买菜的钱,餐桌上少五毛钱的菜,差不了多少,所以我就提倡,我们付出那分,不影响我们的生活,那分的力量,所以我们才有,慈济是从五毛钱开始的,我就送她们一人一支竹筒,每天我又限定她们,出门之前提起菜篮先放五毛钱,有的人就说,师父怎么一定要这样的步骤,怎么一定说一天五毛钱,我就一个月十五元,我就跟她说我不要妳十五元,我要妳一天五毛钱,她们就说:师父,一天若五毛钱,三十天就是叫做十五元,我说,我会算啦,不过心态不一样,妳若一个月给我十五元,一个月妳才发一次的爱心,我要的,要妳每天就起了这分的爱心,而且是要出门的以前,提起菜篮的以前,她就说,为何一定提菜篮的步骤,再来放五毛钱呢?我说这样妳若出门,那个记忆新鲜,妳要出门,我就是要节省菜钱,所以我放五毛钱就是要救人,慈济是从不影响人生计的,五毛钱,三十支竹筒开始的竹筒岁月,慈济人劝募,并非一味要人捐款,而是希望净化人心,因为凡夫心贪总是有一缺九,所以,上人希望,以有十舍一的观念,来转化人们不满足的心,我们不是要他的钱,是要他的心,这叫做救心,这叫做净化人心,因为佛陀来人间要教育我们,就是要把我们的心净化,让我们的心,不要有那么多的污染。
 
人都是有一缺九,普通凡夫,每个人都是有一缺九,有一万希望要十万,若是有一百希望要一千,有一亿希望要十亿,这都是人贪心,这样节节高,真的是比不到,我是一直觉得,我们若能有十捐一,有十舍一,万一你若有十亿时,叫你舍一亿,那是很困难,没有时他就是要一直求,所以我们若能够,把他这个心态这样转过来,把那有一缺九的心态,给它转过来有十捐一,要不然至少有百捐一也没关系,这就是跟当初,我说你们捐出了,在你们家庭不影响的,那就是五毛钱的菜钱,那种的心态,只要那分能舍才能得,我们的人生,就是得跟失,这种的心,没有的时候患得,有的时候患失,患就是烦恼,没有的时候烦恼,我要如何才能赚到钱,才能得到,这就是烦恼,万一很多的时候,也是很烦恼,烦恼什么时候失去的话,该怎么办,这就是凡夫心,佛陀他就是来人间,用种种的方法,让我们看得开、想得通,我们做得出,如何来做,才能做得那个爱是普遍的爱,要如何做得出那个舍出,同时是感恩的心。
 
上人说,凡夫心的烦恼就在得与失之间,无时患得、有时患失,所以佛陀来人间,用种种方法让人看得开,想得通、做得到,教导我们做到普遍的爱,舍的同时也是心怀感恩,不是说舍出去,常常说我是捐多少你知不知道,舍,连这个捐多少也要舍,这种的心态才能很平安,没有烦恼,总而言之,这是佛陀对我们的教育,时日在过很快、很快,平安过来我们应该感恩,不管我们要如何来接受佛法,如何来净化我们的心,我们的心净化,我们要怎么样再去净化别人,所说的净化,就是说观念传达、观念传承,有的人看不开会很辛苦,上人说布施是舍而无求,不会想要让他人知道,自己捐了多少、做多少事,连捐多少的心态也要舍去,才能平安无烦恼,转眼间已经是四十五年了,四十五年,我们四大志业从慈善开始,在当时的花莲人口老化,救济的工作,孤老无依的对象很多,就发现到因病而贫,虽然是贫困,身体健康还好过日子,但是身体若不健康,哪怕是有钱,也是无语问苍天,因为花莲地区就是医疗欠缺,很多种的因缘,就慢慢从慈善变成到医疗,就是因为要盖医院,非常非常的坎坷,不管是人言可畏,经济困难、土地难找,没人也没财力,也缺乏很多的人事关系,所以那段时间,实在是不堪回想,但是,若是再来回想那时候,现在想起来也觉得,不可思议,那么困难我们也这样过来了,所以有心有福,有愿有力,所以我们医院医疗也起来了,在医疗的过程中,教育真的是很重要,尤其是当时花莲是少女问题。
 
新闻常常在报导,花东少女被人卖到西部,看了好心疼,尤其是去探讨在花莲的社会,因为职业学校没有,就业机会没有,我就想到要教育,教育就从职业学校,就是我们的护理学校开始,我们若能给他,有一技之长的教育,毕业之后,我们的医院又有护士可用,这样一兼两得,再来我们就建医学院,觉得说人生最苦莫过于病,所以这个病一定要有医,医学院,我们要好好来培养他们以人为本、以病为师,要提起那分尊重生命、守护爱,医病伦理的教育,要盖医学院,开始我就已经规划完全教育,希望说是综合大学,因为社会的希望是在教育,教育除了医生以外,还需要各行各业,医学院也好,护理学院也好,教育一路过来也是很辛苦,最辛苦的就是师资,到现在,大家把花莲也当作偏远地区,所以不管要医生来,要教授来、老师来,这到目前还是困难重重,愿意到花莲去的,都是有志一同,期待能把慈济当作是志业,大家有发这分的大心,真正是为人类、为社会,是我们人生的方向,这种的精神,他们甘愿到花莲去当医生,去当老师、教授,不管是医疗、教育,从开始要建设,规划建设一直到现在的运作,其实还是一样,让我操心的事还是很多,尤其是现在的家长跟孩子,现在的孩子很现代化,担心他们的生活,也会担心他们的行踪,孩子的安危,人越多,担心的事就越多,所以责任也是很重,有的人说出家很清心,我是很劳心,再来就是人文,觉得说教育就是在教室,孩子来到我们学校,才开始能给他教育,我们现在最重要的,是天下众生人人的心,我们要如何去救,要救世要从救心起,佛陀来人间,我们常常在看佛经,菩萨倒驾人间,佛陀来人间,他们为了什么,就是要救世,救世要从哪里救起呢?毕竟人总是很渺小,唯有一项要先救心,慈济自四十五年前,一路克难行来,四大志业、八大脚印,成就了如今浩荡长的慈济队伍,上人肩头的责任更是重大。
 
上人说人人若能自爱,就能减轻上人的负担,彼此间能和气、互爱,合心和协力,这就是支持上人最大的力量与信心,上人说,慈济世界是菩萨的训练道场,上人依据《法华经》强调,娑婆世界就是菩萨道场,也唯有行菩萨道才是成佛之道,上人说,学佛也必定要在人群中修,离开人群无佛可学,也无佛可成,故呼吁全球慈济人,在海内外,从事救苦救难的菩萨行。
责任编辑:本站综合
1.凡未标注为本站原创的文章,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2.若您发现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会尽快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