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温州苍南佛教公益网站 >> 玉苍禅韵 >> 佛教故事

不落阶级

发布时间:2014/5/12 来源:显密文库 字体:[ ] 浏览次数:1234

不落阶级
  
  有人问黄檗希运禅师:「如何可以不落阶级?」黄檗答:「终日吃饭,未曾咬着一粒米;终日行,未曾踏着一片地。」
  
  「阶级」意为段落、层次。在世俗、世间的现象中,前后、上下、多少、高低……都是阶级。任何一个阶段,不论往下走或往上走都是阶级。以横切面来看,每一个阶段也都有起伏,不可能一贯平坦。因此,世界上的事不可能不落阶级。
  
  佛法的修行有没有阶级呢?有!华严宗、天台宗、唯识宗、密宗的修行都有阶级。唯独禅宗不落阶级,讲的是顿超直入的顿悟法门。有人问黄檗禅师:「不落阶级(亦即顿悟法门)是什么?」这题目很难打发。既然不落阶级,等于没有痕迹;若说佛法平等,等于没有回答。纵然如此,禅师对初学或未开悟的人会用种种善巧方便来激荡他们的智慧、开发他们的悟境。
  
  因此黄檗说:「终日吃饭,未曾咬着一粒米;终日行,未曾踏着一片地。」
  
  有这种事吗?根本不可能。黄檗是以此表示「我不准备回答你的问题,留给你自己去思考。」他虽未正面答复,却以鲜明生动的方式传达了这个讯息,像一幅虚拟的画面,又像是一幕戏,仔细一看,空无一人,却又活灵活现,令人印象深刻。这就是智慧。
  
  一般的教育方式或沟通方式当然以明确表达为上,但有些事情不表达比表达好,让对方自己去发现答案。比如学生已经学了某项数学原则,结果试题中出现了从未见过的相关题目,这是老师为了测验他解决问题的能力,以及举一反三的理解力,因此是一则好试题。等而下之的情况是老师把题例都讲过,学生把答案都背起来,不靠头脑即可得分。
  
  身为父母、老师、长官者,不妨运用这种方式激励晚辈或属下成长;夫妻、朋友之间也可以随机活用。这不是玩花样,而是让对方独立思考,提升智慧,学习解决问题。 ◎本文转自: 显密文库,详细出处请参考:http://read.goodweb.cn/news/news_view.asp?newsid=61639

责任编辑:公案
1.凡未标注为本站原创的文章,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2.若您发现本站文章侵犯了您的版权,请与我们联系,我们会尽快处理。